疫情/爱心/凡人/感动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决战疫情防控阻击战时,举国上下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画面,其中有最美的逆行者,最感人的离别,最有爱的善良,最充盈的正能量……他们令人感动、令人流泪!
在这个特殊时期,金禾娱乐城
的学生身边也发生着一个个暖心感人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爱能战胜一切
——2只口罩传递爱心
(金禾娱乐城
2017级本科生陈卉萌)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它以一场疫情开始,妄图使人们陷入恐慌。可是,它应该没有想到,中国人民是如此的团结一致,中国共产党是如此的英明神武,能动员全国各方面的力量展开斗争。我们不会再重复03年那场灾难,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功劳。
在上级通知大家尽量少出门的时候,我就在家休养学习,不再出门了。每天刷刷微博,看看抖音,关注着这次冠状病毒事件的发展情况。我看到很多医生舍弃在家陪伴父母,孩子的机会,主动请缨到武汉进行支援,还有一些出征前丈夫嘱咐妻子,父母叮嘱孩子的场面,鼻尖一酸,眼泪就下来了。我想如果我是医生,也会这么做吧。但是这些事情距离我还有一段距离,真正发生在我身边,令我感动的是下面这件事情。
居家隔离防护以来,爸爸还需要到公司值班,妈妈偶尔出去买菜,我就完全闲置在家。因为全国口罩紧缺,全城药店的医用口罩全部售空,家里仅剩几只口罩供爸爸上班和妈妈买菜使用,口罩成了用钱也买不到的宝贝。
有天下午爸爸下班,像往常一样,妈妈把爸爸的睡衣拿到门口让爸爸换上,我拿酒精给爸爸的手消毒。消完毒,爸爸突然从里面的兜里掏出两个N95口罩,着实惊到了妈妈和我。现在,拥有两个N95口罩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跟妈妈一齐问道:“这口罩是哪里来的?”爸爸说口罩是他们公司发的,每人发了两个,他舍不得用,想着给妈妈买菜和我上学的时候用。我跟妈妈特别感动,看着爸爸那条用了很多遍,洗了很多次的口罩,差点没掉出泪来。我和妈妈劝爸爸换个口罩,反正我也不出去,两只N95口罩,爸爸应该带一只;但劝了很久,爸爸还是舍不得带。
晚饭过后我躺在床上跟阿姨聊天,阿姨在县医院工作,过了年就匆匆回去上班了。阿姨告诉我,她们医院已经没有口罩了,不是告急,而是一个都没有了。而且整个感染科的医生护士全部被隔离起来,情况十分危急。听到这里,我心急如焚,连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想都没想马上说:“我们家不是还有两只N95口罩吗,虽然少了点,先捐了吧。”爸爸也立即同意将口罩捐给阿姨的医院。两只口罩虽然不多,但却是我们的所有……
第二天,阿姨郑重地从妈妈手中接过口罩,眼眶却红了。
这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迹,但是却反映了一个小家对社会的爱,影射了社会上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关心着一线医生安全的小家。我们拥有的有限,能做的也很有限,但是我们一定会尽自己全部的力量爱护我们的同胞。他们在前线与死神战斗,我们就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我相信,有爱能战胜一切!
第二个故事
门缝
(金禾娱乐城
2017级王梦月)
电视滚动播放着疫情新闻,手机里也是刷不完的各种抗击疫情的消息。阳光灿烂,我走到院子里晒太阳,曾经车流不息的马路此时空无一人,只有宣传车四处转悠,传来机械的吆喝声“不拜年,不串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往前看去,本该大开的超市门,此时只留下半人宽的缝隙。
父母营业着一家小超市,按往年来,正月初人们走亲访友回娘家,是生意的小高峰,为此店里囤了不少水果饮品礼盒。但今年,路上只有极少走过行色匆匆的路人。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就和父亲说:“要不最近就不开门了吧,疫情这么严重,也没有人会来买东西”,父亲笑着答应,转身就偷偷把店门开了一人宽的缝隙。当我看到门开着的时候,愤怒一下就涌了上来,夹杂着长久以来的沮丧与压抑,我冲父亲大吼“说过不要开门!不要开门!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赚这点钱还不够你治病的!而且我们离医院这么近,你要是得病了可千万别传给我!”话一说完,我就后悔了,但是为了让父亲醒悟,我宁愿说难听点。父亲沉默不语,转身就走了。
不一会前面传来敲门的声音,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医生挤了进来,似乎想要买桶泡面,父亲热情的给他拿了一桶。“辛苦了,最近还好吧!”医生回答到“还好还好,我们目前镇上还没有确诊的,你们平时也要多注意啊。”哼,我内心腹诽,医生都说要多注意了,还开门!医生准备付钱,父亲拒绝了“你们在一线奋斗,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就给你们提供点泡面矿泉水,也算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不要推脱了,近距离接触也不好,你赶快去工作吧”,医生犹豫了片刻,道了一声谢谢,扭头就跑去了医院。短短几天,店里的泡面小面包矿泉水已经空空如也。
看够了每天不断播放的疫情新闻,刷够了微博上一些令人伤心的故事,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作为普通人的父亲,或许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又有人敲门了,父亲跑过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戴好口罩”。
第三个故事
最美逆行
(金禾娱乐城
2016级本科生吉春燕)
最近疫情形势严峻,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攻势之猛,不禁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但是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她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为了身上的责任勇敢向前,她们逆行的背影,就是最美的风景。
前几天晚上看新闻时,妈妈着急地喊我:“快快,帮我填个表,信息要的急,一会就要上报了。”我急忙接过手机,一看是妈妈所在医院的医务人员支援湖北的请战书报名表。她说湖北疫情肆虐,要加强防控,还需要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增援。之前白求恩医院已经有医疗队请缨出发前往一线了,现在她们医院也开始报名。我不禁有点担心,妈妈已经五十多岁,身体也逐渐出现各种毛病,前往一线不仅危险重重,而且工作量大,忙的时候几乎是“滴水不进”,她能扛得住吗?
于是我问:“我觉得你去很危险,你真的要报名吗?”
妈妈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危险就不去了吗,国家有困难,如果人人都怕危险,国家怎么办,总得有人站出来啊。”
我依旧没有放弃:“可你年龄大了,上前线会不会年轻人更好呀。”
她看了看我,语重心长地说:“年纪大意味着经验多,一线更需要。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那么多病人在等待着,作为医生你难道能因为害怕而拒绝病人吗?医生她就有责任冲到一线,你不去谁去呢?而且医院首先在党员群里发起号召,作为党员更得担起责任,给下面年轻人起带头作用。你想想你当初的入党宣言是什么呢?放心吧,做好防护就没问题的……”
我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帮妈妈填完了信息,心里已满是感动与敬佩。平日里,有时候被我认为思想有些落伍的妈妈,在危急关头,她那对生命的敬畏,对职责的敬畏,让我感到惭愧。这段时间,她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物资最紧缺的时候,医院一周只能给每个医生发一个口罩,她也从未抱怨过,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回家后,只要有空就守着电视看新闻、听新闻发布会,时时关注疫情的最新情况。我总能听到她说,希望明天就有好消息了,真希望明天疫情就能被控制住……
在妈妈身上,我看到了医者的仁心与担当,医生从没想过沽名钓誉,一切都是责任,都是工作。所以,妈妈选择遵从内心的方向,去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确,国家危难时刻,总得有人负重前行。我想,在家庭面前,她是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中的一个,但在疫情面前,她是逆流而上的英雄。就像央视新闻对医务工作者的赞言中所说:“身后,是飘香的饭菜,是温馨的家;面前,是防疫一线,是病重的患者。”而他们都选择了逆行,义无反顾、奋勇向前。
同样选择逆行的,还有姐姐。她只比我大一岁,是一位记者。大年初五,我们还在欢度假期的时候,她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虽然后来大部分单位延期复工,但她们这些新闻工作者没有多休息一天。我问她原因,她说:“因为电视节目不能停,新闻报道不能停。”由于疫情,一些同事无法按时到岗,人少任务重,她日常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她每天都奔波在各种前线:医院、社区、乡镇,每天都在采访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报道挺身而出的党员事迹。疫情当前,她的工作也充满危险,我说她辛苦,她却说自己没什么,而前线的医生、警察他们才是真的辛苦。但是,如果没有像姐姐一样的新闻工作者转战各个现场为人们带来第一手资料,没有他们对权威专家的采访提问,没有他们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反馈,没有他们对先进模范感人事迹的报道,这场战役想必会更加艰难。他们,也是勇敢扛起肩上责任和使命的逆行者!
在姐姐身上,我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担当。我想,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和她一样的90后一定还有很多,当我们在家被保护得很好时,这些同龄人已经成为国家遭遇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流砥柱,已经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热血去守护着爱的人,我们怎能不向他们致敬!经此一疫,我们年轻人应更加懂得责任和担当,成长为祖国新的中坚力量。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离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要向最美的逆行者学习,每个人都承担责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相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一定会获得胜利!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结束语
疫情无情人有情,患难时刻见真情。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很多,金禾娱乐城
全体师生积极用实际行动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抗击疫情中最可爱的人......
文:陈卉萌、王梦月、吉春燕,图: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