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研室概况
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成立于1980年,1996年开始招收运动生物力学博士研究生。风雨征程四十载,教研室成立培养了大量的运动生物力学专业硕博研究生。教研室以支撑和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大需求为己任,通过开放型学科建设、多主体协同育人、交叉型学科研究,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图1 2022年教研室主要成员
优秀源于传承,十年来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注重培养教学名师和团队,共培养了老中青3名北京市教学名师。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已建成一支学专业结构好、教学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师队伍。2013年至2022年,共有1位教师退休(吕晓青),2名教师(刘卉、廖苏)因工作调整离开了教研室,同时有4名青年教师骨干,万祥林(2017,金禾娱乐城-金禾娱乐城下载
博士)、边升太(2018,清华大学博士)、邓辰(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时会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加入教研室团队。教研室有8名专职教师为曲峰、周兴龙、王锐、李翰君、万祥林、边升太、邓辰、时会娟。7名教研室外聘导师包括:毛德伟(山东体育金禾娱乐城
)、郝卫亚(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王向东(集美大学)、沈燕飞(北体大工程金禾娱乐城
)、刘卉(北体大中国雪上运动金禾娱乐城
)、朱晓兰(北体大科研处)、吴海军(北体大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

图2 2013年教研室主要成员
表1 老中青三代北京市教学名师
时间 | 荣誉 | 获得者 |
2014 | 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曲峰 |
2022 | 第十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刘卉 |
2020 | 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 | 李翰君 |
二、教研硕果累累
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10年来,无论是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还是在教学研究的开展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教研室主要承担了全校各层次《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
其中:《运动生物力学》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020),并在中国大学慕课网络平台上线(面向本科生)和学堂在线(面向研究生)上线两门课程,同时还建立了开放式的动作技术生物力学测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2019),教研室主编并出版了金禾娱乐城-金禾娱乐城下载
精品教材《运动生物力学》(第一版2015,第二版2020),于2020年获评金禾娱乐城-金禾娱乐城下载
校级精品教材。

图3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获奖和上线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程评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2019)及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020),并在学堂在线上线(2020年)

图4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程获奖
《高等数学》课程中,教师获得了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2017)和特等奖(2019),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2019)

图5 《高等数学》课程获奖
表2 近十年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省部级以上教学获奖情况
名称 | 获奖类别 | 时间 |
运动生物力学 |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 2021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 2020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 2019 |
高等数学应用案例 | 第五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 | 2019 |
高等数学应用案例 | 第五届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特等奖 | 2019 |
高等数学应用案例 | 第三届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 | 2017 |
高等数学(上) | 第三届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 | 2017 |
三、创新科研结硕果
教研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有:运动技术分析与评价、运动安全的生物力学、运动器材及装备的生物力学、运动器官的损伤预防,有限元骨骼模型等。
2012年以来,先后承担或参与的教育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级和国家级重点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其中代表性成果的有:刘卉教授主持的国自然面上项目《柔韧和力量素质对疾跑中腘绳肌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腘绳肌拉伤机制》、科技部科技冬奥课题《冬奥体能类项目主要训练手段的功效》;曲峰教授主持的科技部科技冬奥课题《基于有限元的速滑运动足-鞋-刀仿真技术研究》、4项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
运动生物力学团队致力于服务备战奥运,承担了大量国家队科技助力服务任务,服务的国家队有国家田径投掷项目、网球队、射击队、射箭队、游泳队、越野滑雪队、速度滑冰队等。

图6 周兴龙团队在国家射箭队服务

图7刘卉团队在为国家残疾人举重队服务

图8 万祥林团队在国家网球队服务

图9李翰君团队在为国家田径队服务
表3 近十年教研室教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课题类别 | 立项时间 |
基于有限元的速滑运动足-鞋-刀仿真技术研究 | 曲峰 |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 | 2021 |
冬奥体能类项目主要训练手段的功效 | 刘卉 |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 | 2019 |
柔韧和力量素质对疾跑中腘绳肌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腘绳肌拉伤机制 | 刘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6 |
863计划子课题(4项) | 曲峰 |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 2013 2014 2015 2016 |
四、优秀人才辈出,国际交流广泛
十年来,教研室成立培养了运动生物力学专业硕博研究生百余人,是国内运动生物力学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教研室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的运动生物力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与美国、芬兰、新西兰、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知名专家建立实验室合作关系,形成高水平智库,把学生送出去,把专家请进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图10 学生(周玉林、宋宇)在新西兰参加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大会

图11 李翰君在美国杜克大学K-lab学习

图12李翰君、邓辰在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运动科学实验室学习

图13硕士毕业生赵爽、胡霓嘉在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读博
图14 沈培鑫博士在英国拉夫堡大学采集数据

图15 杨子涵博士在美国普度大学运动科学实验室学习
团队寄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